-
个人简介
人口数量 主要城市 国土面积 286,730,817(1991年估计) 莫斯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基辅、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敖德萨等 22,402,200 平方公里(1970年) 苏联(1922.12.30-1991.12.25)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СССР)简称苏联(USSR),是一个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于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25日解体。 苏联不仅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还是二战三巨头之一和战胜国之一。 苏联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占有东欧的大部分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陆地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蒙古、朝鲜、中国等国接壤。苏联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及与美国并列的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简史 列宁时期 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由市民阶级组织的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俄语意为“代表会议”)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于1917年11月7日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2]1922年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宣言。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4个加盟共和国。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联盟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获得最高权力。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 斯大林时期 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着几个重大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是领导人的问题,二是政策的转向也就是如何以何种形式继续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其结果就是斯大林最高领袖地位的牢固确立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列宁逝世后不久,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冲突便公开化了。为了防止托洛茨基掌握最高权力也利用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矛盾,斯大林与后二者结成同盟。三人一起借口以前托洛茨基与列宁的分歧,很快就撤销了他的主要职务。不久,由于建设社会主义路线的分歧,斯大林击败了持反对意见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击败了三人后,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上包括这样几点:一是苏联可以单独建成社会主义,二是经济行政计划化,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四是高积累高投资,也就是要求轻工业和农业为重工业作出牺牲,这与第三点紧密联系。托洛茨基与季诺维也夫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反对这样的做法,他们组成了托季联盟反对斯大林,但是他们的方案却是不可取的。于是,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打倒了这些人,并在组织上清除了他们。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1928年1月,斯大林亲自到西伯利亚去向农民征粮,首次提出集体农庄问题已成了当务之急,这实际上改变了1927年12月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五大的决议。党的十五大虽然提出了向大生产过渡的问题,但遵循的是列宁合作化的原则,强调自愿,国家帮助,而不是全面推行集体化运动,更没有“集体农庄”这个词。1928年4月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并没有采纳斯大林关于加快集体农庄建设的决议,重申坚持新经济政策。1929年4月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称,1933年农业中的公有经济的播种面积将增加到2600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17.5%,承认小农经济还有发展的潜力,要求党和国家给予帮助。但是,斯大林继续沿着自己所认定的道路走下去,发动了大规模的集体化运动,从1929年夏天起苏联进入了全盘集体化时期。稍后召开的党的十一月全会确认了斯大林所制定的方针,改变了十六大的决议。到1933年,99.8%的农户都加入了集体农庄。 1932―1933年间,乌克兰大饥荒爆发,使250―480万人死亡,当时苏联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部分加剧了饥荒的蔓延,并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乌克兰独立后,西方政治家和部分学者认为1932―1933年大饥荒是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不少军界、经济和科学艺术界人士被清肃,苏联境内劳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怀疑为“反动派”或者“间谍”的公民、侨民都会被关进劳教所,甚至被枪决。而且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不仅仅只针对苏共中央,苏联军队高层,也波及普通苏联人民。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法西斯势力的扩张。尤其是德日法西斯在东西两方面威胁着苏联的安全,所以苏联就谋求与其他国家关系的改善来遏制法西斯的势力。“30年代初,苏联提出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苏联大力调整对英、法、美等国的关系……联共(布)中央郑重研究了集体安全的方针和构想,于1933年12月12日通过了关于开展争取集体安全的决议”。所谓“集体安全”,就是与其他资本主义强国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一个区域性的集体安全体系。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做了许多外交努力,比如加入国联,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友好条约。但是,英、法、美由于种种原因对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所以苏联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并没有落到实处。慕尼黑阴谋后,苏联与西方的关系恶化。1939年,苏联与英、法进行会谈,争取建成一个反对法西斯的联盟。但是,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谈判破裂。所以,不久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来保护自身的安全。 卫国战争时期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建立欧洲共同防御体系而不果,与此相反,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终于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侵略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国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 。1939年苏联发动苏芬战争,在付出了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夺回了芬兰占领的土地。苏芬战争充分体现苏联士兵缺乏训练和装备。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闪击苏联,苏德战争开始。1941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1941年至1945年间,英国与加拿大共同向苏联提供了大约150万吨的军用补给品和粮食 。 1943年初,苏联红军经过顽强抵抗,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才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 1944年2月2日,苏联对1936年《苏联宪法》进行了修改,新宪法第18条称:“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权与外国直接发展关系,签订协议并交换外交、领事代表。”新宪法还赋予加盟共和国建立自己武装部队的权力。10月,苏联吞并中国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区。 1945年,苏联与蒋介石中华民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造成外蒙古独立。5月,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柏林战役胜利,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军民付出了2700多万人(是战前人口的14%)牺牲的代价,6个加盟共和国被德国占领,1700座城镇和超过3.1万个工厂被夷为平地,四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 。8月8日,苏联对大日本帝国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八月风暴行动),关东军被击毙83000人,被俘594000人。 赫鲁晓夫时期 赫鲁晓夫 斯大林逝世后,他主谋清除了贝利亚集团。1953年9月3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他主持召开苏共20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组织了对过去某些案件的复查和平反工作。1961年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鼓吹“全民国家”、“全民党”,提出到198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在经济方面,他推行物质刺激原则,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义务交售制,改组机器拖拉机站,开垦荒地等。在对外关系上,赫鲁晓夫提出两个社会经济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原则。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错误”,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次日又解除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参考条目:加加林、东方1号)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最高领导人,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中不适当的部分进行了更改,否定了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对外实行强硬路线,行“主权有限论”,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还派兵进驻蒙古,甚至在珍宝岛与中国军队激战。他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勃列日涅夫纠正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过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与政策过度僵化,导致矫枉过正,反而使苏联国家与社会丧失了改革与进步的活力。 勃列日列夫统治中期,即1975年,苏联国力达到巅峰,国民生产总值由美国的23%上升至53%,核力量也由美国的六分之一上升至超过美国,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但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国民经济因为苏联式福利政策和军费开支巨大而滑坡,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苏联变得外强中干,国库空虚,国力下降。勃列日涅夫大搞裙带关系,党内腐败愈演愈烈,高级干部成了特权阶层。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心脏病,最终于莫斯科库图佐夫大街自己的寓所内逝世,享年76岁。 安德罗波夫时期 1982年11月10日,长期统治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去世,由原克格勃(KGB)主席安德罗波夫继任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在安德罗波夫执政一年零三个月期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这方面采取的措施获得了苏联群众的支持。但健康原因未允许他完成这一任务。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因慢性肾病逝世,终年69岁。 契尔年科时期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接替担任苏联领导人的是73岁的契尔年科。 当时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显然具有过渡性质。他执政仅13个月,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他执政期间强调政策的继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罗波夫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首先在经济方面,主张对苏联的整个经济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经济活动,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将国民经济变成一种高效率的有条不紊的机制。指出,经济试验的实质在于给企业更多的权利,提高企业的责任感,摆脱中央过多的监督。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后继任的安德罗波夫及契尔年科皆在上任不到两年便病逝。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特别是停止了武力干预),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纳屈主义”。这个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1989年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 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国内实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但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所谓“开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最终导致了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苏联开始走向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通过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2月21日,前苏联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苏联停止存在。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12月26日,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标志着苏联不再存在,苏联分成了15个主权国家。 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终年91岁,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外交 截至1991年底 ,苏联与15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加入了500多个国际组织。 从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这两个国家又都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因此苏联在联合国就有了三个席位,俗称“一国三票”。 苏联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创建于1949年,最初包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13个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1950年后被苏联逐出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在1960年和苏联关系恶化,实质上退出了社会主义阵营。后期越南、古巴、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等国也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最多时达到17个国家。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和军事合作组织也相继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共有包括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10个成员国。1955年5月14日,苏联等8国在华沙签署了《华沙条约》,在此基础上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长期进行军事竞争和对抗。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的对外战略思想再次倾向于国际主义,积极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严控卫星国,同时在第三世界扩张势力范围,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新的国家领导人后,开始收缩国际主义对外战略,与美国改善关系,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同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与东欧 苏联在东欧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多数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被苏联操纵。在冷战时期,东欧受苏联操纵或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及西方资本主义及保持中立的国家之间的界限被称为铁幕,铁幕以东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组成华沙条约组织对抗北约。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东欧国家: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南斯拉夫及阿尔巴尼亚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是和苏联同盟。奥地利部分东方领土是苏联的占领区,直至1955年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为止。 与亚洲 苏联在亚洲有很大的影响力,中亚、东亚、东南亚及中东有与苏联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尤以东亚及东南亚最为显著。苏联在冷战初期积极发展了与南亚国家的关系。 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亚洲国家:蒙古、阿富汗(至1979年)、越南、印度、老挝、南也门。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至1980年废止。 与非洲 苏联在非洲有零星的同盟国,这些同盟国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东非洲。在苏联势力范围内或与苏联同盟的非洲国家: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埃塞俄比亚。
折叠与美洲 苏联在中美洲亦有同盟国,主要为古巴等国。这些国家大部分都在苏联中后期、共产主义政权结束、苏联瓦解及冷战结束时与苏联脱离关系。 与中国 1935年3月23日,苏联与日本、伪满洲国正式签署转售中东铁路给伪满的协议。 1937年8月21日,苏联与中国签署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扩大对华军事援助,以多种军援形式支持中国抗战。1937年至1939年,苏联与中国签署了3次共计2.5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参与作战指挥,组建志愿航空队来华参战。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签订同盟条约,苏联与德国、日本关系恶化。苏联为缓和苏日紧张关系于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日双方于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签订 《苏日中立条约》。 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及其外长签订了关于日本问题的秘密协定,亦称“雅尔塔协定”。1945年4月,苏联宣布废除 《苏日中立条约》,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苏军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9年10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即宣布承认新中国。次日,中国与苏联正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朝鲜战争期间,苏方向中国提供了军事援助,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援华的重点是“156项”基础工业设施建设。 19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援助也大大减少直至终止。1962年,中国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中印战争),苏方支持印度。1969年,中苏在边境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其中包括珍宝岛战役。同年8月,苏军在中苏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对中方实行报复性打击,双方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这一系列事件史称“中苏边界冲突”。两国一度处于核战边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政策,得到中方的积极回应。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得到进一步恢复。 军事 武装力量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军事实力特别强大,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二战结束后,苏军总人数达1100万,拥有坦克15000多辆,飞机12000多架。1988年,苏军的总兵力达到513万(不含安全和内卫部队)。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是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服役3年,其他军兵种2年。 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即开始建设一支无产阶级的军队,其名称被定为“工农红军”。这一名称一直被沿用到1946年。在此期间,苏联军队除海军以外,被称为红军,苏联海军则被称为红海军。1946年起,苏联的军事力量的正式名称被确定为“苏联武装力量”,简称“苏军”。但人们仍然习惯上沿用红军、红海军的称呼。苏联红海军(俄语: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ССР)是苏联的海上武装力量(海军),其主要舰队有“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及“波罗的海舰队”,另有海军航空队、海军步兵(等同海军陆战队)及海岸炮兵。 军队建制 苏军分为5个军种:陆军、海军、空军、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 苏联另有边防军和内务部队的建制。 苏联是华沙公约的创始国,在前东德、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蒙古等国拥有驻军。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驻有军队顾问或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
-
最近活动
-
Stat
-
Rating